欢迎访问中食药科技合作中心!
特医资讯
特医食品那点事!!!
阅读:1193次 更新时间:2020-09-24


目前,在中国做特医成为先驱的比较多,成为先锋的寥寥无几,大多人数都还是在路上。所有想做特医、在做特医的都知道,特医终将有一天会成为几千亿上万亿的大市场,但是,向上爬升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,今天风云药谈主要聊聊“特医”这点事。


如果把一个领域分为上、中、下游,在特医食品领域上游和中游不存在问题,存在问题的是下游,下游现在打不通。


产业链上中下游


上游特医食品的配方原料供应商。主要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。这部分传统的药品生产企业完全都能解决,配方是另外一回事,这里就是原料。


中游是特医食品的研发(配方)、生产、销售。中国的特医食品只能说刚刚开了窗户,和全球对照属于刚下生阶段。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主要是雀巢、雅培、达能纽迪希亚等跨国公司;全球牛掰的公司有雅培、达能、雀巢、费森尤斯卡比四家公司占据全球近80%市场份额,其中雅培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%,位居行业龙一。


国内的大型企业在布局这方面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:恒瑞(自营)、石药、立邦等。


传统做“药品+保健品”布局较好的企业,布局特医食品比较有优势,另外,其他新兴的所谓“特医食品”公司不胜枚举,此起彼伏,死一茬又起来一茬,一茬又一茬。


下游主要是平台、终端、场所等。做平台的还不是很多,终端主要是等级医院、社区医院、社会药店、养老机构以及线上渠道等


等级医院还是最主要的场所,一个是患者群在这,一方面做特医的还是原来做药的人占绝大多数,熟门熟路的好沟通啊。


在使用上主要是麻醉、ICU、重症、肿瘤、内分泌、外科、老年科等,营养科的话语权不大。


主要问题


1、政策落地:在中国也好,全球也好,政策支持并且很支持的事情就是顺势而为,而特医食品这一块在国内还属于吆喝声更大,落地的政策寥寥无几,要不然也不会都做的那么艰难。政策落地性----最终开单的终端没有全面认可。


2、批文难搞:到2020年4月也就45个批文搞下来,并且2019年10月份除了一份《肾病、肿瘤、糖尿病的技术指导方案》。但就特医食品的审批来讲,那卡位卡的是死死的。所以,现在绝大部分做特医的都是打着“特医食品”的旗号玩保健品和功能食品,因为你没有证。


3、极其混乱:因为食品、保健品的“特医食品”宣传化,导致这个行业整个批文就往里怼,大多数批文没有经过欧美的专业化配方科学论证,反正就是我里面有的我就敢说。


4、专业人才:盘子不够大、进展缓慢也导致了“特医食品”这个领域没有形成专业人才的氛围,人才越聚集的领域发展的就越快,“特医食品”这个领域缺少赚钱效应,开不了高人的足够薪酬,吸引力不足。



5、终端需求因为是“特医食品”,所以就注定了人群的特殊性,中国人别说“特医食品”,就是保健品也没有常年吃的习惯,老百姓从温饱到小康,多保健品的长期需求没有什么特别的认知,尤其是很多“坑货”公司,把口碑给做坏了。


医生也没有这个“动作习惯”和其他需求,营养科那就更别说了,除了极个别医院还有点话语权,大部分就是为了医院过评时候“凑个数”。


6、生态环境:“特医+食品”是营养科的范畴,开单使用是科室的主导权,使用是医护人员的环节,结算是另外一套体系。


总之,特医食品在医院里面需要打通的环节比较多,进院就是营养科开路,主用科室开单,医护按时、按需配置,形成有效的二次购买。


这个生态环境目前是非常难以打通的,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是臻鼎、营康、大象这三家,即做平台也做内容,有点像更美和新氧等医美平台。


7、时机:做“特医”这个领域,除了外企国内企业的起步也就是5、6年的时间,再早点都是探索阶段,无论是从整个政策环境、需求情况,发展阶段,“特医”可以说刚刚迎来一点曙光。


因为,整个医药、器械都要迎来一段“灰暗”的日子,就是行业转型期的最底部阶段,至于说持续几年,现在还很难讲。


我个人的判断是从2019年--2025年,这段时间要把国采+省带量采搞完一轮,剩下的脉络和企业就比较明了清晰。



你怎么看?

唠唠叨叨一大推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,是否看好“特医食品”领域。


看好,很看好,非常看好!


但是,短时间内几何数量级爆发不可能,一夜暴富不可能;这个领域也是需要有实力、有能力的企业用心、花费时间、花费资金去一点点啃。


就恒瑞的自营水平在国内也数一数二了,但是,恒瑞从目前来看还没有“走出特医”的特有“泥潭”,还没能形成一骑绝尘的格局。更多的还是依靠原有的终端资源体系在逐渐渗透。


属于看得见摸不着的这么一个阶段,由于医保对接、批文限制、政策模糊、终端认可等问题,“特医食品”国内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

国产加油!!!



特医资讯
热门推荐
版权所有:中食药科技合作中心 京ICP2020035433号-1
电话:010-81312217 传真:010-81312217
邮箱:1475097741@qq.com
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天星街一号院16号楼1714 邮编:102411